先进电子材料原料加工工程中心是2019年批准的黄冈师范学院校级科研平台,始于2016年成立的黄冈师范学院高纯石英材料研究所,2017年开始先后创立炭材料研究团队、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材料团队,并与省内的多家企业进行联合研发,在相关方向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一、项目和经费情况:
中心各项目团队围绕各自发展目标,积极申请政府部门科研项目立项和外部企业横向合作项目的经费支持,大力开展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吸引企业资金投入。并在校本科研项目经费的支持和引导下,结合自身发展的需求开展自选项目研究,增加自筹经费投入,使工程中心实施的科研项目数量稳步增加,科研经费稳步提升。2020-2022年,中心共实施科研项目9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4项、自选及其它研究项目76项,项目经费投入3208万元,其中各级政府资金投入326万元,企业委托项目2882万元。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工程中心的研发能力,促进了工程中心自身的发展。
二、科技成果及转化情况
科研项目的实施和研发经费的投人成效显著,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部分成果已得到推广应用,推进了相关行业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发展。2020-2022年,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被受理的发明专利31项;工程研究中心拥有的全部有效发明专利55项;发表论文215篇;制定行业标准2项。
中心将具有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集成,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和实现先进技术辐射。通过技术入股或转让、新产品和新设备推广、技术服务、建立中试基地或中试生产线进行示范等方式,推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成果转化,取得了较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人才团队和管理体系
中心在人才培养和稳定方面,各尽其能,矩阵合作,人才队伍建设初具规模。目前,研究中心主要以黄冈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的专任教师为主,中心共有固定人员55人,其中科研活动人员52人,高级职称人员35人,中级职称人员20人;博士49人,硕士5人。同步建立并完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大型设备管理与使用等各项管理制度,大部分中心形成了人员评聘分离、竞争上岗、课题主持人与参加人双向选择等用人机制,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提高技术开发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工程中心管理体系不断健全,运行机制趋于完善,保证了工程中心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