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材料高纯原料加工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中心近期和中期目标

发布人:化学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4-10-30

为了实现上述总体目标,实验室立足于催化材料制备与应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新材料分院分析检测中心等现有科研基础,并根据相关科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制定了更为详尽的近期和中期目标。

一、近期目标

·增添和更新科研仪器设备,使实验条件在相关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建成湖北省一流的先进电子材料原料加工方面人才的培养基地;

·设立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吸引更多校外科研人员参与本中心的研发工作;

·组织国际高水平学术交流会,提高工程研究中心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在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解决高性能半导体以及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关键原材料制备方面的问题;

·3年内,争取获得国家级基金项目8−10项、省部级基金项目5−10项,获得省级科技奖三等以上4−6项,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2−4部,在SCI 收录论文50−60篇,科研成果转化达到1亿元以上。

二、中期目标

·深入开展高纯硅基材料、锂离子电池的固态电解质原料、动力电池用电容炭材料的制备技术相关基础应用研究。进一步加强学校与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合作,实现产学研结合,通过共同承担科研任务,为湖北省和本地区的能源、材料产业和经济建设服务。建立先进电子材料原料加工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的长效运行机制;

·实现一批产业急需技术或产品的产业化孵化,将相关技术和产品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与应用;

·培养与引进结合,加大杰出人才引进力度,建立年龄构架合理、团结协作的科学研究学科梯队;培养2−3名国内知名的学科带头人,培养6−8名在国内相关研究领域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5年内,争取获得国家级基金项目10−15项、省部级基金项目10−15项,获得省级科技奖三等以上6−9项,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5−8部,在SCI收录论200−300篇,科研成果转化达到3亿元以上。

友情链接: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黄冈师范学院